邓小平作为共和国的开国元勋,第二代党和国家领导核心,深受人民的爱戴。邓公在位期间,以非凡的战略眼光与勇气,引领了中国的改革开放,为中国发展迎来了新的历史机遇。
同时,邓公在位期间,也注重人才的培养与挖掘,为在其之后的领导班子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而那些长期在邓公身边的工作人员,在其教育与影响之下也都逐一成长为新中国的栋梁之材。
在首长身边担任卫士的新兵
张宝忠,这个跟随了邓公40余年的警卫员,从一名普通的警卫干事到解放军中将。其传奇的一生,书写了一段与伟人一同奋斗的光荣故事。
张宝忠1934年出生于黑龙江省,在很小的时候就失去了父母双亲。7岁时候,张宝忠给地主家扛活,受尽了欺负。
东北解放之后,张宝忠家分到了土地,为了报答党的恩情。张宝忠选择了参军。1954年,20岁从军的张宝忠开始在邓小平身边担任卫士工作。
刚开始的时候,张宝忠只是一名卫士,其主要工作就是负责邓小平的内务以及生活安排。
因为张宝忠的勤奋机敏,所以从1960年开始,张宝忠成为了邓小平的警卫。成为警卫之后的张宝忠,不但可以经常与邓小平一同外出,而且还可以配枪。
对于当时的张宝忠来说,从卫士到警卫,虽然这中间只差了一个字,但成为警卫的他神气极了!
从卫士到警卫,要学习的有很多
开始担当邓小平的警卫之后,张宝忠感到身上的担子一下子重了起来。负责领导的安全成为了其后工作的全部。为了能够更好地保护领导,张宝忠专门做了很长时间的安保工作的训练。
除了必备的擒拿格斗等战斗技巧之外,对于察言观色的能力也是要求颇高。无论邓小平到什么地方,张宝忠首先要做的就是熟悉周围的环境。
有时候就算是邓小平住在家里,外面还有哨兵站岗,但张宝忠也都要时时刻刻地保持着高度的警惕,有时候一晚上要起来查岗好几次。
在邓小平的身边担任警卫,其工作的内容其实远不止于负责安全这般简单。因为邓小平一般出行的时候也就只带一名警卫,所以很多时候张宝忠还要身兼通信员和秘书的角色。
这对于原本文化程度并不高的张宝忠来说成了一个极大的挑战,为了胜任好警卫工作,当时的张宝忠除了工作之余就是努力学习,以加强自己的业务水平。
最早在接触邓小平的时候,张宝忠对于邓小平的认识比较片面。由于之前很少在生活上与邓小平有过接触,所以当来到邓小平身边的时候,张宝忠一度认为邓小平是一个不苟言笑的人。
这种印象大多数是来自于邓小平工作的时候。
据张宝忠回忆说:“小平同志在工作上极严肃,谁也不能打扰他。有时候别人把水给他倒上了,他都不及时喝,有人提醒他一下,他才喝。有时候他不吭气,你就不能再说了,因为再说他就不高兴了。但时间长了好像形成规律了,所以我胆也大了,到一定时候让他喝水,他就喝了。”
经过一段时间的磨合之后,张宝忠开始逐渐了解邓小平在工作与生活中的习惯。有些时候也敢于主动的关心领导。
但这也仅仅限于一些吃饭喝水这样的小事情,更多的时候张宝忠对于邓小平还是挺害怕的。
卓琳对张宝忠工作的指点
后来张宝忠的这份惧怕被卓琳察觉,于是卓琳就笑嘻嘻地对张宝忠说:“别担心,首长平时是很随和的,只是工作的时候比较严肃,平时耳朵背,该说你就说。”
有了卓琳的指点之后,张宝忠的胆子似乎也大了起来,放开手脚之后的张宝忠愈显机灵,邓小平对其很满意。
可以说,张宝忠能做好邓小平的警卫,这其中很大一方面有赖于卓琳的指导。作为领导,邓小平平时比较随和,有时候身边人做错了什么也都不怎么批判,更没有发火的时候。
但作为警卫,张宝忠有时候却很难从邓小平的口中知道自己在什么地方做得不到位。所以张宝忠一般遇到这样的情况,就会虚心地向卓琳请教。而卓琳则是以同志的身份向张宝忠介绍邓小平的习惯。
据晚年时候的张宝忠说,当时卓琳在照顾小平的生活上是十分细致的,细致到邓小平衣食住行的每个方面。
有时候邓小平出差,卓琳会拉着张宝忠一一交代,包括手绢、袜子、背心、外衣、毛衣等等。对于卓琳的交代,张宝忠全都用笔记上,不敢有一丝的怠慢与疏忽。
因为邓小平将全部的时间都用到了国家大事上,所以对于身边人员的教育工作可以说全部都落到了卓琳的身上。
除了交代张宝忠等人一些照顾邓小平生活需要注意的细节以外,有时候卓琳也会给张宝忠等人上“党课”,给张宝忠等人讲党史,讲共产主义的奋斗目标。这对于张宝忠思想的进步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在当时,国家物资实行计划供应。出门在外吃饭除了付钱还得有粮票。卓琳知道邓小平的习惯,所以每次出门都会特别叮嘱张宝忠出去以后陪在邓小平身边,用餐时一定要交粮票、交钱、交伙食费。
甚至说有时候邓小平出去视察工作,离开时,地方上送一些特产这类的东西时也一定要将粮票和钱交到对方的手上,不要不要图这点小便宜。
警卫工作不能脱离群众
作为邓小平的贴身警卫。除了做好必要的安保工作外,也要时刻洞察邓小平的想法。
邓小平是一位十分贴近群众的领导人。因而有的时候,与群众之间的这层亲密关系,也为张宝忠的警卫工作带来了不少的难度。
随着邓小平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再度出山主持工作,伴随邓小平外出的时间也就多了起来。
每到一个地方,张宝忠总是会先与地方上的公安、武警、等事先取得联系,对他们的警卫工作作出细致的指导与要求。
虽然跟随邓小平多年,从未出现过真正的敌情,但是张宝忠却时刻不敢掉以轻心。但有时候,太过于严密的安保工作也有碍于邓小平与群众之间的交流。
1992年广东南巡的时候,邓小平突然提出要去广州的经济中心逛一逛。当时在张宝忠等人的安排下就用大巴车将邓小平要访问的地方拦了起来。
邓小平下车之后看到这一情况心中隐隐不快,随行的中央警卫局警卫团长孙勇见状后马上就明白了邓小平的意思,于是就对张宝忠说:
“这样不好,叫他们把轿车开走,首长要接触群众,群众要接触首长。我们一天在首长身边觉得挺平常的,但是群众想看看小平同志。”
经孙勇这么一说,顿然开悟的张宝忠立刻叫人将大巴车开走。后来周围挤满了人民群众,对邓小平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
看到这一幕,邓小平十分高兴,因为这时的他又来到了群众的中间。在当时的人群中,有不少人直接喊出了“邓爷爷万岁”。
见到这样的情景,张宝忠才明白为了保证安保工作而拒绝让领导接触群众是一件多么愚蠢的事情。
这时已经是中央警卫局警卫处处长,少将军衔的张宝忠才第一次对自己的工作任务有了实质的认识。
保卫首长并不难,难的是要在保卫首长的同时,绝不能脱离群众。这才是一个保卫干部应该有的政治觉悟与担当。
从军数十年,家乡无人知晓张宝忠具体工作
陪伴邓小平的43年时间里面,张宝忠的工作是严格保密的。直到1998年,在邓小平逝世一年之后,张宝忠顺利晋升中将,这时候老家的人们才知道家乡除了一位正军级的警卫秘书。
为此在张宝忠退役回乡之后,还有一位老书记埋怨地说道:“你在首长身边工作这么多年,怎么不跟县里说一声。”
其实这其中的缘由除了保密条令之外,更多的就是遵循领导的要求。因为一旦表露了其在中央领导人身边担任警卫的身份之后,各种想要“走后门”的麻烦也就会纷沓而至。
为了不给首长抹黑,张宝忠在其一生中从来没有利用职务之便为家里面的人谋求过一点点的方便。
即便是自己的两个女儿在上山下乡时受尽磨难,张宝忠也没有行过任何的方便。这是在领袖身边应当有的觉悟与认识。
如今已经87岁的张宝忠早已经从中央警卫的位置上退下来多年。晚年的时候,面对记者的采访,张宝忠说:“工作上,小平同志是老前辈、老首长,但我更多的是把他当作父亲看待。”
在邓小平身边工作的40多年的时光成为了其一生中最大的财富。从初入部队的新兵,一直成长为一名新中国的中将。
这几十年的时间里面,张宝忠将邓小平视作了自己的亲人。或许只有真正的亲历者,才会理解两人之间的这种特殊情分有多么的珍贵吧!